高碑店市人民检察院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近期,如何保障老人有所养、有所依,守护好老年人的“养老钱”,成为了全社会热门话题。国家更是开展了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违法犯罪,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配合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切实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高碑店市人民检察院建立接受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传播涉诈骗违法和不良信息等行为的线索举报平台。
举报电话
2919213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骗局:
一、保健品诈骗
老年人一般都注重养生,诈骗分子便借此诱惑老年人高价购买毫无用处的保健品。一些受疾病困扰的老年人防范意识弱,便会相信诈骗分子提供的各种“神奇”的偏方疗法。
有些诈骗分子甚至打着免费送鸡蛋、水果、小家电的幌子,租用专门场地向老年人宣传“保健产品”、“治疗药品”,夸大产品功效诱惑老年人,从而实施诈骗。
二、提供虚假养老服务
这类诈骗主要表现为利用上门照料、机构托管、提供床位等形式,通过诱骗中老年人签订合同、缴纳会费、购买养老床位、预交养老服务费用等手段,非法占有他人钱财,涉嫌合同诈骗、普通诈骗。
三、冒充公检法诈骗
这类诈骗,诈骗分子通常会伪造相关证件和文件,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工作人员,利用老年人的薄弱法律意识和恐慌心理,以及对子女的关心,谎称要执行逮捕,须缴纳保障金等手段,骗取老年人的钱财。
四、“投资理财”骗局
此类骗局主要通过赠送小礼物等方式吸引老年人目光,接着以开推介会、知识讲座等方式,虚构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投资项目,编造虚假文件,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的特点骗取信任。随后以高利息、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来使得老年人投资,甚至以拉人头投资可以享受提前返利等形式诱骗老年人加大投入或者拉人投资,进行非法集资,最后用老年人投资的钱进行部分返利后潜逃。
五、中奖诈骗
此类诈骗,主要以手机短信、网页抽奖等方式出现,以小利诱惑,从而使深信“中奖”的老年人按照其一步一步设计好的步骤提供个人信息、银行账号等,最后上当受骗。
六、冒充人物诈骗
此类诈骗多以冒充家人、亲朋、同事等身份,通过谎称发生交通事故等急需用钱的方式联系家人打钱到指定账户,老年人听到此类消息关心则乱,往往容易上当受骗。
七、开展虚假养老帮扶
此类诈骗,诈骗分子主要假借义务诊疗、心理关爱、慈善捐助志愿者服务等形式获得中老年人的信任后,以多种形式对中老年人实施诈骗。
防诈提示:
1.不要轻易相信。遇到能够说出自己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的电话、短信,要提高警惕,保持谨慎,遇到问题多和子女沟通,如有疑问及时联系公安机关核实。
2.不要点击、安装。不要轻易点击陌生短信、邮件、社交工具中发来的链接,更不要随便安装陌生应用。
3.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在陌生、不正规的机构、网站填写资料,妥善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密码、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