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以案说法
        侵占诈骗难分辨 厘清身份是关键
        时间:2014-08-30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案情简介

          胡某在某贸易公司任业务员期间,在送货收取公司的货款后,将部分货款占为己有,用于归还赌债和个人花费,又以急于调货给其他客户为由,向两家客户共借2万元的货物,还通过同事向另两家商店借货,共借的价值近3万元的货物。胡某将借来的货物以每件低于供货价格3元的价格卖给相关的客户,所得款均用于偿还赌债和个人花销。胡某所属公司在案发后,才提出与客户订立不认可业务员借货行为的协议。对胡某这一借货行为该如何定性?

          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胡某的行为涉嫌诈骗罪,理由是,虽然胡谋利用了公司业务员这一身份,获得了客户的信任,但他向客户借货是个人行为,其所编造的借货籍口,实际上是以此为由骗得客户的货物进行变卖,个人非法占有这些货款。其向客户借货的行为,在事前或事后,也没有得到公司的认可。胡某隐瞒事实真相,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和特征,且达到了追诉的标准,应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种意见认为:胡某的行为是职务行为,理由是,他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以公司的名义向客户借货,借到的货是公司的财物,变卖的货款是公司的货款,其侵占的是公司的货款,应以职务侵占罪追其责。

          评析意见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1、胡某是在代表公司与客户交往的过程中借货的,是其履行职务行为的延伸。2、该公司存在业务员向客户借货的行为公司是明知的,对这种行为公司既没有反对,也没有向客户明确该行为是业务员个人行为,还是公司的行为,更没有与客户订立不认可业务员这种借货行为的协议,对业务员的这种借货行为应视为是公司默许的,公司应对其借货的行为承担还款或支付货款的责任。3、客户是基于胡某是该公司的业务员,是出于对该公司的信任才出借货物的,客户也是基于认为胡某是代表其所在公司借货才出借货物的。4、该公司事后提出与客户订立不认可其业务员的这种行为的协议,是其日后为防范类似事件带来的风险的法律行为,不能据此否认业务员之前向客户的借货行为,是代表该公司实施的职务行为。

        专题一
        党史学习教育
        12309检察听证网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正字歌
        正字歌

        河北省博野县人民检察院

        地址:博野县博兴西路 电话:0312-8321700 邮编:0713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28321700 邮箱byxrmjcy@163

        技术支持:正义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