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两人成行,三人为伍”,检察干警是检察事业的活动主体,作为法律监督部门,检察机关是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中坚力量,因此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是一项必要性、长远性的政治任务。下面我就检察队伍建设谈几点个人的感想。
一、优化人员配置,提高工作效率
检察机关尤其是基层检察机关普遍存在“一人科”“一人数职”现象,进而导致分工不明确,工作衔接不紧密,办事效率低等问题。对此,我们应当借着司法体制改革的东风,大力整合机构,严格实行人员分类管理,明确检察官、检察行政人员和检察辅助人员的职责,着力提高检察干警责任意识,让每一名干警都有用武之地,让每一个科室都发挥最大作用,进一步优化检察资源,实现检察工作规范化、效率化。
二、统一干警思想,加强作风整顿
(一)坚持以学促进。加强检察队伍建设首先是要加强检察干警思想建设,不断提升干警政治觉悟,提高干警大局意识,保证干警的执行能力。思想意识决定了上层建筑,检察干警必须在思想上坚决服从党中央领导,在行动上坚决支持上级决策,才能在生活中不偏离路线,才能在工作上一丝不苟,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制度和学习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考虑到目前检察机关业务量不断增加,干警的理论学习时间一再被压缩,我建议检察机关应当建立一种以引导学习为主的分层责任制学习模式,将学习内容由一把手逐步向一般干警传达,层层筛选,精益求精,达到有针对性的学习效果,逐渐满足干警对理论知识和国家政策的需求。
(二)、坚持对照检查。 社会大环境在不断进步,法律制度也不断趋于完善,然则事物都具有对立性,越是光明黑暗越明显,一石反而激起千层浪。打造自身强自身硬的检察队伍就是要从自身出发,严守共产党员纪律准则,时刻对照党章党规,恪守检察官职业道德,牢记检察官职责使命,摒弃不良作风,敢于同不良现象做斗争,以“八破八立”的要求规范自身,争做一股清流之风,坚持清正廉洁,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为社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吾日三省吾身”未必每个人都能做到,但检察干警就是要抱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心态,时刻对照他人,对标先进,查摆自身问题,不给自己留情面,不给自己找借口,深刻剖析、深挖根源,查找束缚和影响工作发展的思想障碍和自身存在的“慵懒散”问题,立整立改,把检察队伍淬炼成一支精英队伍。
(三)、坚持凝心聚力。单丝不能成线,独木不能成林。一个集体只有团结奋进才能凝聚最大的战斗力,一支优秀的检察队伍必然是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全心全力为创造优质的法律环境而努力,为公平有序的经济环境而努力,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而努力。
加强团结,就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努力提升科学决策水平。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四项原则的要求,不断完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等问题上坚持走群众路线,进行科学论证,不盲目决策;对干部人事任免,坚持民主推荐与集体讨论决定的原则,不违背干警意愿。同时,针对“四风”问题,院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班子与中层干部之间进行“交心谈心”,虚心接受同事的批评建议,积极查找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不断增强检察队伍向心力,全力维护检察队伍团结和稳定。
三、健全激励模式,完善管理机制
科学管理和健全检察机关激励机制,是调动检察干警积极性,切实履行国家法律监督职能的需要;是检察干警完善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目标的需要,是塑造高素质、高标准、高水平的检察队伍的需要。
(一)制定阶段性考评依据。以一年时间为单位将工作划分若干阶段,一阶段一考评,一级对一级负责,全面提高干警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严肃奖惩制度。物质奖励单一,精神奖励流于形式,竞争意识不足,惩罚力度不够等是存在于检察机关内部的普遍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检察干警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如何更行之有效的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一是多听干警建议,了解干警所需,有的放矢,把激励作用最大化!二是通过公开表扬,颁发证书,记功等荣誉性奖励,激发干警强烈的奉献精神,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三是以考核结果为依据,严格落实奖惩,使考核真正成为检验工作的重要手段,坚决杜绝“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
(三)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畅通监督渠道。把由上级管理由领导管理变为干警互相管理,同时提高干警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建设一支既能相互促进又相互信赖的检察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