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重实效
        时间:2019-11-22  作者:文安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潘建忠  新闻来源:河北法制报 【字号: | |

          近年来,文安县检察院坚持把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特色工作来抓,院内各部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主动谋划、协同推进,把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试金石”。     

          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强化依法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认真践行平等保护所有经济主体合法权益的司法理念,把依法、平等、全面保护原则贯穿到司法办案的各个环节,紧紧围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建设雄安新区精品卫星城定位,出台《服务“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的实施意见》和《服务非公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坚持把检察工作放在党委工作大局中思考、谋划和推进,运用检察力量,落实打好“三大攻坚战”、护航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和“双创双服”“三深化三提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各项要求。     

          搭建“三个平台”,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设立开发区检察室,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在文安县经济开发区设立了开发区检察室,三名干警常驻,立足检察职能,延伸法律服务触角,为企业提供法治宣传教育、控告申诉、公益诉讼、申请立案监督等“一站式”检察服务,做到了与企业联系沟通常态化、打击危害企业发展犯罪常态化、犯罪预防常态化和化解矛盾纠纷常态化。开展检企共建活动,搭建“面对面”交流平台。多次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共同探讨经济新常态下司法机关特别是检察机关服务民营企业的新举措、新方法,努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产权和合法权益,帮助企业建章立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将检察服务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开展“送法入企”活动,搭建“贴身”服务平台。积极延伸法律服务渠道,主动贴近企业、走进企业,开展“送法入企”活动,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咨询;向企业及员工发放法治宣传资料,加强法治教育,促使民营企业规范经营行为;定期走访民营企业,为民营企业提供“贴身”法律服务,帮助企业健全制度、堵塞漏洞、补齐短板、防控风险。今年8月2日,一电子配件公司负责人到我院派驻经济开发区检察室,送来一面写有“情系民企解民忧,倾力为民办实事”的锦旗,感谢检察机关帮助企业追回21万元设备款,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积极稳妥处理涉民营企业案件。加大对涉及民营企业数额不大的经济型犯罪案件羁押必要性审查力度,通过督促当事人主动退赃、补缴税款、认罪认罚、赔偿被害人、挽回损失等措施,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对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情节轻微,及时补缴了税款及滞纳金,没有给国家造成税收损失的民营企业家依法不起诉处理4件6人,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丰富司法服务方式,增强服务效果。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深入企业,围绕合同诈骗、职务侵占重大责任事故等犯罪案件加大警示教育力度,以案释法,提供个性化服务,帮助企业提高规范经营、抵御风险的能力。另外,建立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优先受理、快速办理民营企业控告申诉案件。充分发挥检察机关视频接访系统、12309网络平台的渠道作用,为民营企业、民营经济人士寻求法律咨询、司法救济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     

          加强与工商联联系,形成司法保护合力。充分发挥工商联在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中联系广、信息来源多、整合资源能力强的优势和作用,了解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和法律问题,共同研究解决,提供法律服务平台。通过采取座谈、实地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用工等存在的问题,进行风险提示,加强法律服务的供需对接,引导民营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积极为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