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使命光荣与责任担当
        时间:2019-08-12  作者:杨浩芳  新闻来源:河北法制报 【字号: | |

          “当我站在公诉席上庄严宣读起诉书的那一刻,顿觉法律的崇高与不容侵犯;当我当庭讯问被告人的那一刻,顿觉充满着自信与力量;当我融法于情,铿锵发表公诉意见的那一刻,顿觉使命光荣与责任担当……”

          这是我的前辈张敏放所理解的身为检察官的使命和担当。

          作为任丘市人民检察院恢复建院后第二批分配进院的法律专业毕业生,张敏放如今已从事检察工作30余年。他说,30余年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才无愧“检察官”的称谓。

          根据省检察院关于机构设置的意见,我们任丘市检察院一早便成立了生态环境保护检察部,张敏放被定岗在“环检”部门,成了我院“环检”的排头兵。

          为尽快熟知本职业务,张敏放自掏腰包,订阅了《环境资源犯罪实务精释》等近2000元的书籍,细心研读,把握知识点,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向案例学,通过微信微博、上级文件和自己搜罗的污染环境类犯罪案例,看定性、看处理意见;结合办案学,率先办案,在办案过程中,向公安民警学、向环保干部学、向领导学、向同事学,不懂就问,虚心求教。

          在过去的一年里,他着力履行服务和保障雄安新区周边生态环境保护的神圣职责,多次组织干警深入环白洋淀周边企业和农村,了解企业生产状况以及转型升级、节能降耗情况,进村送法普法,广泛宣传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的法律政策和典型案例,激发广大群众对破坏生态环境犯罪的举报热情。同时,他还将主动服务和保障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做法和成效形成报告,向党委政府汇报。任丘市委书记对此做法给予肯定并作出批示。

          为突破公益诉讼线索发现难的瓶颈,张敏放带领环检部门干警走访辖区多个乡镇,不定期对河道、街道、村庄坑塘进行检查,对出现问题的地区及时下发检察建议,并与当地党政主要领导探讨制定清污治理方案。

          在办理的一起污染环境案中,张敏放通过严审细查,成功追诉漏犯尹某某。被告人郭某某经营的冰棍厂违规安装液氨制冷设备,乡政府工作人员要求其将设备拆除。于是,郭某某联系尹某某,将液氨通过下水道排到村东污水坑。受理该案后,张敏放与其他办案人员对该案进行了综合分析,针对该案犯罪行为隐蔽性强,直接受害者碍于情面不愿举报的实际情况,遂组织办案人员协同公安民警重新勘验现场,走访乡镇干部和周边群众,把核实犯罪事实与甄别犯罪主体并重。经过大量工作,发现郭某某不具备排放液氨的技术和经验,尹某某基于受邀来排放液氨,提供技术支持。作为办理此案的检察官,张敏放认为,尹某某作为技术人员,对液氨的化学属性有比较清晰的认知,主观上明知这类物质会污染环境,仍选择直接排放有害物质,可以认定为污染环境罪的共犯。检察机关最终决定对尹某某依法追诉。

          这就是我的前辈,我的学习榜样,我身边的检察官的故事。

          (作者单位:任丘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