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安新县检察院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强化法律监督,深化司法改革,始终坚持把队伍建设置于核心地位,历经实践锤炼,逐渐形成了一套载体形式新颖、极具本院特色的“六靠”原则,为检察队伍建设持续加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靠学习,提升素能。一是“安检小讲堂”传递大能量。采取党组命题、领导带头、人人上台的形式,坚持每周四开讲“雷打不动”,命题充分覆盖了“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服务雄安新区建设”“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 “打造雄安质量、安检质量”等主题,通过备课、写稿、上台授课“三个动作”,实现主动学习、互亮承诺、接受监督的“三重效果”。二是“安检读书会”“悦读”经典。为干警搭建碰撞观点、交流思想的平台,在读书日举办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阅读内容涵盖党史、文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三是“安检图书室”厚植底蕴。图书室以干警自主采购、自愿借阅、自我管理为原则,管理井然有序。对部分藏书实现了数字化、无纸化管理,可提供最新的法律法规、论文文献、典型案例等法律资源的阅览、下载,为检察干警提供多形式、多渠道的法律信息资源,构建开放共享的信息平台。形成了“图书室供给养分、读书会消化吸收、小讲堂传递能量”的动态循环系统,机关风气切实得到了好转。
靠制度,懂得规矩。一是给工作“健身”。每年年初召开中层会议,谋划全年工作,自领任务目标,订立目标责任状。坚持每月召开常态化中层调度会“雷打不动”,科长逐个述职,逐项点评,落后问责,让后进者“脸红出汗”。二是给干警“量身”。全面启动量化管理工作,坚持细化到人、责任到岗,以科室为单位,以个人为主体,量化全年工作目标,列明清单,拉出台账,逐一销号,确保全年工作开展有步骤、有章法,形成了“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的良好局面。三是给权力“瘦身”。内设部门按照清权、确权、晒权三步走的方式,重新梳理部门职权。清权,清理检察权寻租空间。按照“法定职责必须有为,法无规定坚决不为”的原则,将定义不清、界限不明的部分“一刀切”,坚决防止权力错位、越位。确权,厘清权力边界。经过逐条研判,逐个把关,全部内设部门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以及权力运行流程图最终敲定,有效降低廉政风险。制权,利用检察院门户网站定期向社会公布检察院工作动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靠监督,强化责任。一是强化内部监督。以案管办为龙头,加强执法办案前后环节、部门之间的监督制约。把案件质量当作“生命线”,建立常态化案件评查把关机制。二是注重外部监督。始终坚持重大事项一律向县委等上级部门汇报制度,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形成征询意见常态化机制,使检察院亲和力、公信力不断提升。
靠培训,掌握技能。一是提升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不断提升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定位,确定检察长直接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政治处牵头抓的三级工作思路。二是提升学习的实效性、针对性。增强检察实务和疑难案件分析处理技能,提升检察官履职能力。
靠纪律,强制约束。坚持把纪律挺在最前面。一是突出党组的主体责任。二是凸显纪检监察的监督责任。坚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断完善约束机制。
靠示范,凝聚人心。全院向身边先进对标,保证了步调一致,方向一致。坚持“一把手”领办制,坚持班子成员“一线”制,雄安新区成立以来,积极配合新区和县委的管控维稳工作,坚守一线,确保了各项业务工作的圆满完成。
近年来,安新县检察院通过“六靠”原则内练精神,通过执法办案外强筋骨,依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扎实、业务技能过硬的高素质“检察铁军”,各项检察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今后安新县检察院将以百倍精神,奋力开创安新检察工作新局面,努力在雄安新区发展建设中贡献检察力量,在检察工作中发出安新检察最强音。
作者:安新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