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网络兼职误入歧途,检察官联合社会力量开展多元救助
——在人生的岔路口 拉他一把
广平县检察院宣告对小康(化名)作出不起诉决定。
广平县检察院“未”蓝工作室联合县妇联、民政局、公益组织为涉案未成年人制定帮扶方案。
近日,广平县人民检察院“未”蓝工作室的检察官在征得小康(化名)及其父亲的同意后,邀请了社区代表、法律援助律师和阳光公益代表到广平县不起诉宣告室参加小康的不起诉宣告仪式。仪式结束时,小康坚定地告诉大家:“我已经认识到自己之前的错误行为,希望接下来,能以优异的学业回报大家对我的照顾和期待。”
兼职成了“帮凶”
2020年,正在上高三的小康患了中度抑郁症,无法继续学业,休学在家。小康性格有些孤僻,即使和他的父母,也很少谈心交流思想,慢慢地小康迷恋上了网络。2021年5月的一天,小康在某贴吧看到一篇网络兼职信息,他主动加上联系人的QQ,询问相关情况。联系人告知小康每天只要操作一台叫“某宝”的设备就能得到100元的报酬,小康心想这么容易就能挣钱,便答应了。几日后,快递送达了十几台设备,对方通过QQ教小康如何设置操控这些设备。随后的3个月,小康早晨打开设备,晚上关闭设备,对方每月通过银行卡转账给小康结算报酬。
这样的工作让小康“乐在其中”,不承想却给自己带来了“祸端”。这天,公安民警找到小康说明情况后,小康才了解到,对方通过远程操控自己启动的设备拨打诈骗电话,短短几个月,在全国就诈骗了几十万元。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小康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2021年12月,案件移送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第一次见到17岁的小康时,他低着头,揉搓着双手,不敢抬头,一直在重复着“我知道错了”。小康的父亲向检察人员诉说:“我们没教育好孩子,我们有责任,但是小康真的不是一个坏孩子,请你们给孩子一个机会吧。”
多元救助全方位呵护
看着被恐惧、迷茫等情绪困扰的小康,检察机关依法启动了“公益+‘未’蓝”多元化救助机制,邀请邯郸市心理协会的心理咨询师为小康开展心理帮扶,同时与公益组织联合对小康在学校的表现开展调查。结合调取的相关材料,联合调查组出具了一份客观、全面的社会调查评估报告。鉴于小康认罪悔罪的态度,且已退缴了全部非法所得,具有有效的帮教条件,检察机关依法对小康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
“小康能否吸取教训?”“该如何帮助小康规划未来?”……这些问题成了摆在承办检察官面前的难题。为高质量开展社会帮教工作,检察机关与专业社工、团县委签署了考察帮教的协议,以未保中心为帮教基地,成立了联合考察帮教小组,为小康定制了个性化的帮教方案和“菜单式”帮教措施,网瘾治疗、心理疏导、抑郁康复、公益志愿活动等综合帮教套餐。从恐惧自责到坦然面对,从不知不懂到明白担当,小康一点一点在改变。
“定制款”家庭教育让缺失的爱归位
小康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为了改善小康与父母的亲子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检察机关依托成立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邀请妇联、团县委成立了家庭教育帮教组,对小康父母的家庭教育和监护作出了评估,针对小康父母的教育失当和监护不到位的问题,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召开家庭教育座谈会,并向小康父母送达了家庭教育指导令、督促监护令,同时邀请具有专业资质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为小康父母定制了家庭教育和亲职教育的课程套餐,每月第一个星期日在服务站进行授课,通过家长课堂,帮助小康父母改善自身的教育方式,增进与孩子的亲子关系。
如今,小康的父母在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顺利“毕业”了,在个性化家庭教育定制帮教下,小康慢慢打开了心结,融入家庭的温馨氛围。
“近年来,广平县检察院依托‘未’蓝工作室,积极探索建立‘一站式’帮扶工作机制,联合阳光公益协会和青少年发展中心构建社会支持体系,为涉罪未成年人帮教工作提供社会力量,多部门联动共同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检察人员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