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检察机关帮我们讨回了拖欠两年的工资”。郭某手里捧着追回的工资,激动地说。
2019年6月,武强县某家具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宋某因公司急需人手,遂找到武强县某村郭某、杜某等人给其帮忙干零活。郭某等人在该公司工作两个多月,但宋某并未按照之前的约定足额支付工资。多次索要无果后,郭某等人开始到信访、劳动仲裁、法院等部门反映情况,但因案件受理条件、相关证据不足等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无奈之下,郭某来到武强县检察院寻求帮助。
经审查,郭某等人家居农村,靠打工为生,法律知识匮乏,属于弱势群体。通过走访调查,该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宋某拖欠郭某等人工资53549元,事实清楚,损害了郭某等人个人民事权益。2020年8月,武强县检察院对该起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的民事案件作出依法支持起诉决定。开庭审理后,判决该公司在规定期限内足额支付郭某等人工资。今年6月底,该公司拖欠郭某等人工资全部还清,至此,一场长达两年的讨薪纠纷案画上圆满句号。
农民工存在人员分散性广泛、流动性大、用工周期短、劳动合同签订率普遍较低等实际问题,这也致使侵犯农民工权益的事件在建筑、餐饮等行业案发率较高。法律是庄严神圣的,但却不是冷冰的。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准则,要有温度,在实践中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更要有力度,在办理中找准症结所在,通过沟通协调相关部门,形成司法保护合力。检察机关积极履行监督职能,要在办案中不断体现司法温度和力度,致力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支持起诉,是检察机关民事检察监督职能的拓展和延伸,也为农民工开辟了一条法律维权通道,不仅有效化解了劳资纠纷,而且进一步彰显了司法公平正义。近两年来,武强县检察院共受理劳动报酬纠纷类案件10余起,共帮助农民工追讨劳动报酬五十余万元,切实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矛盾风险的发生。做农民工的知心人、解“薪”人,把民事检察监督触角延伸得更广,普遍提高农民工法律知晓率,让法律的火种传播的更远,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