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邯山检察官点赞!”
2020年12月9日,中央政法委所属的中国长安网以《15岁女孩约见网友不成,竟然在宾馆服药企图自杀……检察官做了一个决定》为题,报道了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检察院联合公安、妇联等帮助“网恋”少女小玲(化名)摆脱再次自杀危险并走上回家之路的故事,获得好评如潮。
从制度建设到未检品牌创建,从做实做细“一号检察建议”到新领域新探索,近年来,邯山区检察院一直在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路上,奋力向前。
走出成长的怪圈
“我当时不想打人,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小李是一名高中生,平时酷爱打篮球。2019年初,小李在一次学校组织的篮球比赛中与队友发生冲突,把对方打成轻伤。邯山区检察院未检检察官受理本案之后,及时委托社工对小李开展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报告显示,小李的爸爸对其教养方式简单粗暴,导致其性格内向、叛逆。检察官提审时,小李对自己一时冲动造成的后果追悔莫及。
“只有认识到暴力背后的成因,才能真正修正小李的行为。”检察官一遍遍地翻看社会调查记录,发现不良的家庭教养模式对小李的成长影响很大。找到罪错行为的原因后,检察官邀请社工老师对小李进行精准帮教,帮助他矫正心理偏差,教给他自我控制的办法,杜绝“以暴制暴”。
“我一定要多学习知识,努力改变自己,不让自己陷入成长的怪圈。”小李解开心结后向检察官说道。小李的父母对被害人进行了赔偿,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加之小李是未成年在校生,犯罪情节轻微,又属初犯偶犯,该院对小李作出不起诉处理。同时,邀请小李的父母共同解构家庭互动模式,让他们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改变自身的行为模式。
“引进专业青少年社工开展涉案未成年人的帮教工作,是我院10年来的不懈探索。”该院检察长韩欣悦介绍说,2011年,该院成立了未成年人刑事检察部门,专职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与宣传预防、综治矫正等工作。同时,联合邯郸市青少年读书协会、“博爱之光”法律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创建了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服务体系,参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心理疏导、家庭治疗、案后帮教、社会调查等工作。在此基础上,今年4月,该院又联合区民政局共同孵化一支专门从事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化队伍、“麦田”青少年社工,形成资源整合专业化、权益保护精准化、运作方式多元化的未检工作社会支持体系。
10年来,该院共跟踪教育和挽救涉罪未成年人825名,其中有215名重返校园、25名考上大学。
不做走丢的“小兔汤姆”
“我的职业是未检检察官,先给小朋友讲一个《小兔汤姆走丢了》的故事。”
“未检检察官是个什么官?”
“是专门抓欺负小孩的坏人的。”
12月4日,在第七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该院未检干警来到辖区幼儿园,通过绘本故事、卡通版PPT展示、互动游戏等方式,普及儿童防拐知识、增强儿童防拐意识,让孩子们不做走丢的“小兔汤姆”。“普法宣传从幼儿抓起”,10年来,该院先后打造了“学长计划”“慧课堂”“罗丽说”“丽聪画法”等一个个在社会上叫得响的普法品牌。
“一名男子潜入女大学生宿舍,在其他7人在场的情况下,性侵1名女生。这起案件的办理,也催生了‘学长计划’普法品牌。”作为河北省检察机关业务专家,刘俊燕已在该院从事未检工作有十个年头。“我们针对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担当精神缺乏的现状,与辖区大学开展了检校共建,在培养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同时,还组织志愿者担任学长,与辖区中小学生‘大手拉小手’,宣传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知识,助人自助,共同成长。”谈及“学长计划”品牌建设,她颇有心得。
一支好的未检队伍,一定是有许多人并肩同行。该院未检团队成员周慧娜,擅长视频制作,她把普法宣传与融媒体结合,创立了“慧课堂”品牌,在线上线下开展普法宣传,收获了大量粉丝。《战疫情,学自护》等“慧课堂”动画视频被凤凰网转发,播放量超过15万次。李丽聪是未检团队中唯一的男干警,刚接触未检工作时,一直找不到与孩子们沟通的方式。在协助检察官提审一个故意伤害案件的未成年嫌疑人时,他萌生出用漫画形式进行普法的念头,当即画了一幅普法漫画,用简明的线条和通俗的文字,告诫犯罪嫌疑人切莫冲撞法律“红线”。同行的检察官把这幅漫画发在了微信朋友圈,获点赞的同时还被大量转发。90后检察官罗慧丽,熟悉网络语言,她通过邯山未检工作室微信公众号定期推出“罗丽说”普法栏目,即时评论与未成年人关系密切的热点事件,回答未成年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发布未成年人救助信息,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最新升级的“罗丽说”在以案释法说故事的基础上,加上了犯罪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知识,重点讲解家庭疗法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等,获得广泛好评。
营造健康成长的“青少年模式”
今年3月的一天,14岁的小米(化名)独自在家上网课,课余时间用父亲的银行卡在网易云直播平台分20余次打赏主播3.5万余元。几天后小米的父亲发现此事,一下子花掉这么多钱,小米也倍感自责,情绪坠入谷底。担心孩子出状况,小米的母亲打电话向该院未检检察官求助。
“未成年人因打赏主播刷爆父母银行卡的事件屡有发生,纵观此案,父母监护缺失、平台监控滞后,是小米打赏主播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办案检察官介绍说,网易云公司虽然设置了青少年模式和未成年人主播禁入模式,但在监管和准入门槛方面仍有不足。4月13日,该院未检办公室与网易云公司所在地杭州市萧山区检察院联系,将线索移交至萧山区检察院,通过异地协作、发送检察建议的方式,督促相关平台加强主播入驻、打赏监管,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5月13日,萧山区检察院向杭州网易云音乐科技有限公司发送检察建议,建议在首页明显位置提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设置“青少年模式”,并通过人脸认证等方式杜绝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身份证注册、登录;严格打赏、充值、提现等环节的实名或人脸认证,避免未成年人用户超出其民事行为能力和认知范围的打赏行为等。检察建议发出后,该公司积极主动配合,及时进行系统升级和完善,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不断加大对主播的审核力度,全天候进行直播内容实时监控。
“自从我院被确定为未成年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试点单位以来,我们先后开展了清查假疫苗、杜绝水晶泥、抵制五毛零食、禁止向在校未成年人售卖烟酒等活动,充分利用检察建议等形式保障在校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对未成年人的法治保护,事关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每一天。“汇聚爱的光谱,用检察之光照亮每个孩子。”该院未检团队的每个人,都将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初心和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