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业务
        《检察日报》专题报道三 | 河北保定易县:应用大数据技术精准识别司法救助对象
        时间:2023-01-28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检察日报》刊发截图

        肖俊林采写的《河北保定:能动检察赋能品质生活之城建设》一文在1月15日《检察日报》以专版形式刊发,文中对保定检察机关围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精准对标党委中心工作,努力实现检察工作与时代同频共振、与党委同心同向、与人民群众同气相和的主要做法进行了宣传报道。我们将分七期对专版内容进行展示,敬请关注。

        河北保定易县:应用大数据技术精准识别司法救助对象

        “我们通过司法救助监督模型,将刑事案件被害人、民事执行监督申请人数据库与全县残疾人、易返贫致贫户及其他优抚对象数据信息分别对比,共得出70余条重合线索,实现了对救助对象的精准识别。”近日,在保定市检察机关开展的“以新时代法律监督助力高质量发展”活动成果展示现场,易县检察院司法救助监督模型搭建与应用典型案例,赢得了观摩团成员的掌声。

        2021年5月16日,杨某驾驶重型自卸货车与行人张某相撞,致张某死亡。经交管部门认定,杨某负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2022年1月14日,法院以杨某犯交通肇事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四年。因事故发生后杨某逃逸,张某的抢救费用都是亲友垫付的,张某的妻子王某因案返贫,生活陷入困境。

        “这条案件的线索就是运用司法救助监督模型得到的。随后,我们将张某姓名、身份证号等基础信息与乡村振兴局和医疗保障局提供的数据资源进行比对、碰撞,发现其生前系建档立卡脱贫户,刚刚脱贫,医保信息显示有大额支出。”办案检察官介绍。

        通过与当地村委会及包村干部座谈,检察官了解到案发前张某年迈的父母靠张某日常打零工维生,现其妻子王某一人独居,靠捡垃圾维生。2022年3月,易县检察院经审查认为,王某家中丧失主要劳动力,生活十分困难,急需救助。该院随后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对王某救助1万元,同时促成王某所在镇、村为其安排了一份防火宣传公益岗的工作,使其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

        “我们依托数据赋能,打破部门之间数据壁垒,探索搭建司法救助监督模型,精准高效发现案件线索,帮助真正需要救助的人。”易县检察院检察长廖刚告诉记者。


          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检察院版权所有

          地址:保定市五四西路106号 举报电话:0312-12309   邮政编码 :071051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